主页 > 教学科研 > 校本科研 >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及几点建议

时间:2016-12-01  作者:黄林  点击量: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及几点建议
                            黄林  
摘要: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 “弘扬民族艺术,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源泉。民间艺术,它反映着普遍人的生活希望和民族的生存理想,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与历史的和社会的背景相联;它以富于规范性的创作方式创造、流传和在生活中应用、在历史中传承但是由于保护者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使当前我国的民间艺术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绝迹. 加强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是加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令人担忧,急需政府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以加强抢救和保护工作。
关键词:民间艺术   生存环境艰难   原因    建议
 
    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它可以分类为中国民间工艺品 、中国民间绘画艺术、 中国民间民俗 、 中国民间艺人、  中国民间影视艺术 、  中国民间舞蹈艺术 、 中国民间戏曲艺术。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它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民间艺术中孕育的“粗”、“俗”、“野”等民族气息;民间艺术中融会贯通的乡土、乡情、乡音、乡风等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审美追求,都构成了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
    <一>现阶段民间艺术生存的艰难
 1、经营困难,艺术部门或艺人经费不足,造成门类发展不平衡,部分门类已显绝迹。如:戏曲的部分种类,古画的装裱艺术等。 
  2、民间艺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3、业务和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4、传播科技信息能力较差,造成民间艺术不为“民”服务,脱离实际需求,这些应引起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拿浙江江山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为例,浙江江山民间艺术资源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现存传统民间艺术有近百种之多,分属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游艺、民间工艺、美术等25个种类。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保护不力,江山民间艺术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有的种类已经濒临失传或处于“绝迹”的状态
 
    5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日渐萎缩。
主要表现在:江山原有众多民间剧团能演婺剧、越剧、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被电影、电视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正在逐步变小,现这些剧团全部解体。解放前,道士做道场时能演出傩戏、演奏《须江古乐》,现傩戏已经绝迹,《须江古乐》仅剩一名78岁的郑子勤老人尚能哼出。廿八都木偶剧团和四都道情,因没有演出市场而停演。木偶剧团团长金宗怀是唯一一个年轻的木偶传承人,今年38岁,与他拼团演出的演员均已年逾古稀,目前金宗怀守着40多具木偶道具徒叹无奈。
    6、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绝迹。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项目,如广渡手舞狮、五程断头龙、上余采茶戏、须江道士音乐、四都道情、廿八都山歌、木偶、壁画、剪纸、船灯、高跷、石门抬阁、长台莲湘、三卿口瓷艺、吴村鱼灯、凤林纸扎、凤林社火及江山西砚等,其制作技能和表演技艺的掌握者,大多人到老年,普遍面临技艺失传、徒弟来源短缺的境地。其中,廿八都壁画艺术和凤林社火现已失传;上余采茶戏、广渡手舞狮已处于濒危状态,即将失传。大多数民间民间艺术处于自生自灭的“瘫痪”状态。
    7、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惨遭损毁。如大陈乡大陈村有的村民不识货,九十年代把雕刻有十二生肖的花窗木门,以极便宜的价格卖给外地客商,令人殊为可惜。一些散落在民间的珍贵遗产,由于保护不力或保护方法不当造成破坏、濒危甚至灭绝。一些独特的民间习俗和民俗事象,如廿八都姑娘出嫁挂“连刀肉”的风俗习惯,因受到江山风俗的同化和影响,也在慢慢淡化中走向逐步湮灭。

    <二>造成民间艺术生存艰难的原因:
    1、     研究人员和经费短缺制约民俗文化保护。由于民间艺术保护经费不足,造成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和载体,无法开展紧急抢救而带来湮灭的危险。缺乏研究人员,民间艺术既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保护,也难以形成精品,直接影响民间艺术的后续开发和合理利用。这是长期以来困扰民间艺术发展的难题,民间艺术表演的初期是以民办、公助性出现的,把它作为群众文化来办。多年来,在艺术表演上争取社会参与和资助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有的采取乡镇村资助,有的采取企业与乡镇文化站共同资助开展活动,有的艺术团体从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保证了活动经费的来源,同时增加了艺术人员的收入,促进了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等等。然而对更多的民间艺术门类而言,国家集体事业单位除了必需的人员经费(有的只是部分工资),个体艺术团体根本没有经费(指没有国家或集体经费)。因此,由于领导重视文明程度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民间艺术发展不平衡,有的门类逐惭消失。
    2、     多年来,民间艺术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因团体单位不景气,工资低,或常年不发工资,不少人丢艺从商。二是地方领导重“硬、轻、软”的思想严重,没有把民间艺术建设纳入乡村目标管理,表现在对经济建设肯花钱,舍得投入,而对民间艺术不重视,认为民间艺术建设的好坏丝毫不影响领导的“政绩”等等。三是由于得不到重视,民间艺术队伍建设混乱,经常无组织、无纪律,个别艺术团体艺术内容浅显甚至个别语言粗陋,时有表演艺术水平低下。
    3、     一是部分团体经常得不到业务培训,艺术服务水平较低,管理工作跟不上。二是追究金钱,剔旧创新工作跟不上。三是迎合热闹,五花八门的表演过多。
    4、民间艺术在上述一些环节上工作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业务改革力度不够,未能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5、城市“建设性”破坏和旅游“开发性”对民间艺术资源破坏严重。旧城改造的推土机把大量的老城民居中附着的文化精华,如砖雕、木雕、石雕、壁画等轰然推倒并碾碎。农村中一些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街区、古建筑群在集镇建设中遭到破坏。民间艺术资源陷入经济越发展、破坏越严重的沼泽之中。一些部门看到民间艺术中蕴含的巨大商机,纷纷举着民间艺术的旗号进行开发所谓的“旅游资源”,这种开发行为,要么是不懂艺术的“拍脑袋工程”,要么是把民间艺术当成摇钱树的唯利是图之举,往往成为变相破坏和摧残。
 
    6因为缺乏民间和民俗文化保护机构,缺乏对民俗和民间文化市场的管理,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流失到域外甚至境外。
    7、我国中小学艺术课程本身存在的突出的问题:第一,片面理解艺术课程的价值和目标,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定性因素——艺术兴趣爱好的培养。第二,严重违背基础艺术教育的规律。
    8、对民间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地方认识不到民间艺术在当前条件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速消亡的现实,认识不到传统民间艺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艺术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民间艺术保护工作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有的文化行政部门没有把民间艺术保护纳入工作范围,主管职责缺位或不作为。二是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民间艺术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三是缺乏政策法规和经费支持。长期以来,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在政策层面上还是空白。民间艺术政策法规少又不健全,无法可依,成为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难以建立起科学的发现、评估、认定、保护、管理、利用的正常工作程序。对于民间艺术以后的发展之路,与会人员认为,一要抢救,二要保护,三要发展。面对国内外文化市场的日趋活跃和激烈竞争,庞大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来自政府的政策保证、正确指导和统筹管理,同时也需要恰当地借助产业运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产业空间,将具有含金量并可以盘活的那部分民间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使之得到生命力更强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民间艺术保护的几点建议:
 1、加紧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规划。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思路,加紧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规划,真正把民间艺术资源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对一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典型民间艺术,建立健全资料档案,列入《保护名录》,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和经费,进行系统全面的保护。
    2、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队伍建设。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绝技、绝艺、绝活,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带徒授艺,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对长期从事优秀民间艺术制作、表演,形成风格、自成流派、有成就者,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下一代传承人;要创造条件,促使民族民间艺术进学校、进课堂,在中小学倡导成立兴趣班,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促进各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3、提供民间传统文化的坚强保障。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省、市、县三级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为民间艺术资源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保护、利用、人才培养及重要项目和传承人的扶持。同时,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立国有和民间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
    4、创造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挖掘一批文化艺术资源,参与到旅游和经济活动中去,走边保护边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创新农村文化活动载体,经常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及参与面广、影响深刻的节庆活动,引导这些活动之与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挥相结合,既满足群众“求美、求乐”的需求,又为民间艺术资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积极宣传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软实力标志的高度,鼓励人们更多地了解民间艺术资源,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认识,增强全民保护民间文化的自觉性,培养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感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6、中小学艺术课程究竟应该怎样改革才能适应: 一是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得到均衡协调发展。二是艺术教育能使人具有宽阔平和的胸襟、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相互交流的需求,能有效塑造个体的健全人格,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7、搞好民间艺术人员管理,提高艺人的素质。艺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民间艺术的建设,民间艺术在农村、农民、农业方面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时是直接的, 也是潜在的间接的和滞后的,有时能体现出来,有时体现不出来,民间艺术的这些功能需要全体民间艺人的辛勤努力,需要艺人具有“蜡烛精神”和“人梯精神”,这些都来自民间艺人的高度的思想觉悟, 坚定的职业信仰和强烈的事业心。
  8、必须强化民间艺人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民间艺人在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民间艺人的职业道德除了包括一般公民的道德外,还必须做到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
  9、必须增强民间艺人的纪律观念。一个管理松散,纪律松驰的艺人和艺术团体不可能有很高的服务水平,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艺风,搞好民间艺术和艺人的管理,必须从严管入手,把民间艺术的各项工作纳入乡镇文化站或村文化室的管理轨道上来,建立艺人守则,业务工作细则,组织培训,表演制度等,把职业纪律落实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
  10、业务要精良。假如一个民间艺人不熟悉业务,不懂得如何表演,不会使用艺术工具,服务态度虽好,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需求。精良的专业技术水平是一个艺人开展文明服务的基础。
    11、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投入。一是各县(市)和乡镇人民政府与文化部门的领导,对民间艺术事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以贯之抓好落实,切实克服“经济建设重要, 民间艺术次要,甚至不要”的错误思想,真正把民间艺术事业纳入乡镇总体目标管理,要象抓经济一样抓好民间艺术事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在这方面要重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上做文章,必须从领导干部、文化干部抓起, 不能一级讲给一级听,而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给一级干,在干的实践中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共同与民间艺术的发展尽心尽力,要用由“虚”变“买”的办法,从实际入手抓好资金投入及硬件建设。要用由低到高的办法,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超越客观实际影响干群的积极性,真正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要用由疏到治的办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民间艺术管理制度》、 《民间艺术表演制度》、《民间艺术培训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一旦被大多数人接受后,就要用强有力的手段付诸实施,并长期坚持下去,使之成为干部艺术的行为规范。因此,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始终不断提醒自己,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是要改革开放,越是要克服“软硬”思想和“虚实”作法,越要重视民间艺术的发展。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可采取乡镇划拨,文化站(文化中心)与行政村,企业与文化站(文化中心)民间艺人与文化站(文化中心)等相结合的形式,以保证表演经费来源,经费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另外可采取民间艺术团体自我造血的办法,开展以创建优秀剧目,精彩技艺,优秀作品,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优质文明的服务为重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证民间艺术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七>小结
    民间艺术的抢救不仅仅是靠本身的保护,更多的是结合时代的发展从原始的基础上顺应潮流焕发以往的辉煌。搞好民间艺术人员管理,提高艺人的素质。艺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民间艺术的建设,民间艺术在农村、农民、农业方面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时是直接的,也是潜在的间接的和滞后的,有时能体现出来,有时体现不出来,民间艺术的这些功能需要全体民间艺人的辛勤努力,需要艺人具有“蜡烛精神”和“人梯精神”,这些都来自民间艺人的高度的思想觉悟,坚定的职业信仰和强烈的事业心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呢?我们想全面、科学地认识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和价值,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和特点,遵循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为中小学艺术课程目标定位,这是我们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艺术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没有艺术的教育和没有艺术的人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化>>  http://www.ccnt.com.cn/news/shownews.php?id=1046485869   2003.04.29
2.姚洪珍<<扎实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中国民艺>>     
http://www.art086.com/mynews/2005-12-30/3438.html   2005.12.30
3. 郭声健<< 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和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路>>
http://gz.fjedu.gov.cn/mei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39&Page=1  2007.3.12

链接
扫黑除恶举报热线:
联系我们

湛江市霞山区培正学校 
Copyright © 2016-2025 湛江市霞山区培正学校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